一只蜗牛从高9米的树下往树上爬,白天往上爬3米,夜里往下爬1米,几天可以爬到树顶?
大部分学生是这样解的:
3-1=2(米)
9÷2=4(天)……1(米)
因为每天实际爬2米,9米里包含着4个2米还余1米,所以用5天时间可爬到树顶。
这与标准答案是一致的。大家兴奋不已,因为他们做的和标准答案完全相同。
“还有没有不同意见?”老师习惯性的问了一句。
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正确答案应该是3天半!”
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都投向这位同学。
这位同学不慌不忙地解释到:根据题意知:“①‘一天’应理解为一昼夜;②蜗牛每天实际爬2米,三天就能爬6米,剩下3米,还需一个白天(半天)就能爬到顶,所以说,蜗牛爬到树顶共用三天半时间;③如果最后一个白天爬到顶后,夜晚非要往下爬1米的话,用5天甚至更多的时间爬到顶,它还会往下爬1米,这样,蜗牛永远也爬不到顶。”
接着这位同学走上讲台,把这道题的线段示意图画在黑板上:
第一天爬 第二天爬 第三天爬 第四天白天爬(半天)
此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教师对这位学生的解答非常满意,当场表扬了他。
“那么,这道题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教师进一步问道。
有的同学说我们不要迷信标准答案;有的同学说我们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有的说用线段图帮助分析题意有好处;还有的说应用题并不都是用算式就能解决的。
“对!”教师总结到:“我们解应用题时,不仅要从理论上去思考,还要联系实际情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