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专家怎样说关于孩子读书那些事儿
来源:本站原创 2010-03-02 15:07:02

孩子们的寒假生活开始了,在孩子写寒假作业之余,语文老师还要求孩子们读些书。该怎样指导孩子读书,许多家长都很头疼。本报记者谭璐专门采访了研发“学生语文阅读写作问题评价量表”的阅读写作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华母语教育与文化发展”总课题秘书长黄保余老师,咱们听听专家是怎样建议的。
■家长干涉过多,将损害孩子的阅读兴趣
记者: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
答:我们做过很多调查,调查结果是95%以上的学生,都是爱看书的。但在很多家长和老师心目中,是不认可这个数据的。那么我们分年龄阶段做个调查,会得到另一个数据:3-6岁的城市学生中,95%以上是爱看书的;到了6-9岁,是75%左右;到了12岁右左,这个数值是60%不到,而初中生中,这个数值连40%都不到。
记者: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不爱看书,问题的根源在哪儿?
答:在与很多家长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会说孩子不爱看书,但事实是:孩子只是不爱看他(她)指定给孩子的那些书。家长的过多干涉,必将损害孩子的阅读兴趣,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无益。
有的家长要求孩子读书时拿着字典,凡是不认识的字,要求立即查字典;或是要求孩子读书时务必要摘抄好词好句或背诵,或是要求通过阅读来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但,孩子不一定适应。当一种单纯快乐的读书行为,与过多的功利目标相结合的时候,读书还有多少乐趣可言呢?
当家长为读书行为寄予太多希望时,孩子的读书兴趣也将消失得更快。
记者:很多孩子喜欢“听读书”,总要求父母念给他听,小时候的“亲子阅读”与渐渐长大后的自主阅读,应该怎样过渡?
答:在6岁以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的,不用担心;6岁以后,可以通过让孩子多看漫画、卡通书来改变这种习惯,通常半年左右就可以得到改变。
记者:孩子喜欢看漫画书、连环画,怎么引导他变“读图”为看“字书”?
答:家长觉得需要“变”,需要“更新换代”。其实读书这件事不用这种转换,漫画书、连环画与文字为主的书并不冲突,即便要孩子读文字为主的书,也不要剥夺或减少孩子看漫画书的权利。我们有时还爱看漫画书呢!很多家长是一刀切,觉得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哈尔滨妇科字量了,就限制孩子看“图”书,要求改看以文字为主的书,这往往会损害孩子的读书兴趣,实际上也无法改变这一现状。较为合理的办法是,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为孩子提供他喜欢的“文字”书。
■孩子读书这件事上,最有用的,应该是孩子能否因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记者:孩子爱看书,但是喜欢看的不是“有用”的书,怎么办?
答:如果认为“有用”就是对升学考试有用,那可能百分之九十的课外书都是没有用的,只读那百分之十中的辅导书和习题就可以了。
那该如何界定有用和没用呢?我小的时候书特别少,走在路上看到地上有张带字的纸片都想捡起来看看。那时候,只要带字的就想拿来读读,哪怕只是张说明书,我都能读得津津有味。后来上了中学,开始读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全都读过了。那时候母亲没管我,是因为她文化程度不高,母亲看到封皮是课本就行了,所以我经常把闲书外包上课本的封皮,就可以没日没夜地读这些书。后来自己读的书多了,就开始买《收获》、《十月》、《当代文学》等期刊看,一直到我喜欢上写作。试想,如果我母亲文化程度很高,早就揭穿我的把戏,制止我,不允许我读这些没用的书,可能我也不会汲取到很多对一生都有用的营养。
我们读了一百本书,但可能其中只能有一本书中的一篇文章当中的一句话对我们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就是这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本小人书,对我们一生所起到的帮助作用,要超过很多年“有用”的学习。
既然这样,那又怎么能知道就是《奥特曼》没有用?就是《猫和老鼠》没有用呢?大胆让孩子看他喜欢的书。黄金都藏在沙石与泥土里,然而如果要求每一把沙石里面都必须有黄金在,那全天下,是极难找到这样的“有用”沙石的。
孩子读书这件事上,最有用的,应该是孩子能否因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记者:发现孩子也挺爱看书的,但,只是满足于“看热闹”、“看故事情节”这类趣味,该怎么解决?
答: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多读书,多在阅读中学习提高,作文就能写好”,我想,有个信息家长可以了解一下:这种看书不只是“看热闹”,还能“看门道”的孩子,在小学生中,只占5%左右,在初中,也不到25%,绝大多数孩子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要让孩子读书既能“看热闹”,还能“看门道”,需要有个前提,那就是孩子有个良好的写作基础或较高的写作水平,通常我们是以曾写过200篇以上完整文章或有20000字以上的写作内容为标准。符合这一条件的孩子,已经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功底或写作体验,他们再看书时,能够结合自己的写作体验,去看待和学习他人的优点。
记者:我们选的书孩子不感兴趣,究竟应该为孩子选择哪些类型的书?经典?名家?还是什么?
答:一般而言,我不敢给孩子开读书的目录、推荐书,原因是:目前,孩子阅读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孩子应该看什么书的问题,而是能否保证孩子有权利看到他们喜爱的书的问题,是如何保护或者说不损害他们的阅读兴趣的问题。
所以要我推荐,第一,选择孩子喜欢的书,如果他选择的是你所反对的,不要急着制止,同时可以推荐他喜欢你又想让他读的书。第二,不要给孩子过早地看那些我们认为不错的书,特别是描写社会和成人社会的大部头。我们觉得很好,那是我们的经历和体验与作品形成了共鸣,但不见得适合孩子。有的家长甚至给小学生看《杜拉拉升职记》,说是要孩子尽早了解社会。书没有错,但我们给孩子输入的信息类型有问题。
家长经常问我很细很具体的阅读问题,甚至是读哪篇文章好不好?读的时候要多快多慢等等。我想要对家长说的是,读书和吃苹果是一样的,孩子看到那儿有个苹果,很漂亮,咬一口,也很好吃,他就吃了。而我们家长关心的是,这个苹果有没有农药残留?饭前饭后哪个时间吃更好些?先从哪儿咬会更合理?一次性吃半个好还是吃两个好?吃苹果能不能迅速提高身体内的维生素C的含量?伴着音乐吃好些还是边看电视吃边更好些……
读书和吃苹果一样,品尝应是让人愉悦的过程,而我们的家长,给它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太多的功利条件,将这一过程变成了一件十分辛苦的劳动。如果有一天,孩子因此再也不想吃苹果了,上面所有的正面假设都随之为零。
■孩子在做阅读题的时候表现不好,问题往往是出在概括和表述能力弱上
记者:如果“实用主义”地来讨论读书问题,阅读理解能力弱怎么解决?读书对写作文有帮助吗?
答:绝大多数家长都犯愁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弱的问题,觉得孩子老是答不到点子上。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对智商正常的孩子来讲,并不存在阅读理解能力弱的问题。那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很多家长和老师在辅导孩子做阅读题目时,总是“循循善诱”,例如:“红旗象征什么?祖国对吧?那他爱红旗就是爱什么?对,爱祖国。”实际上这样的方法并不十分有效。看上去是帮孩子解决了阅读理解能力弱的问题,而实际上并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孩子在做阅读题的时候表现不好,问题往往是出在概括和表述能力弱上。记得2006年春节前我在合肥遇到一位郭姓同学的家长,说孩子小学时很调皮,语文没学好,现在要中考了,问我怎样快速提高?当时我给她孩子的建议看起来非常笨拙,但是十分有效——要求孩子在春节期间每天拿一篇千字左右的叙事或抒情性散文,只做划分层次和概括大意的练习,其他复杂的事都没让做,等第一个阶段结束,才给他们讲其他内容。后来有四个孩子和他一起学,最后只有一个孩子没能进省重点。
与很多家长所想象的不同的是,阅读理解能力弱,问题并不出在孩子的理解能力本身,而是出在概括和表述能力弱上。
记者:为了提高写作文的能力,是否需要多看看作文书(包括“怎样写作文”的书和“作文选”)?
答:家长可以给孩子挑一些能从宏观的、整体的方面教孩子如何写作文的书,实际帮助作用会更大些。但通常情况下,读这类书效果并不明显。
不建议孩子多看“作文选”。一两本是可以的,多了反而会有负面作用。特别是小学生,如果看到作文题目,先想到的是翻作文书,从里面找素材和类似的文章,养成这种依赖性,将会成为今后作文提高的一大障碍。
记者:需不需要背好词好句?作用有多大?
答:不建议孩子背好词好句。很多老师和家长在不知如何教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可能会说,背好词好句吧,能用得上。事实并非如此。
人在13岁之前,记忆力是最佳的,但孩子在对词义词性的识别和理解上,是十分偏弱的,因此即便积累了大量的“好词好句”,也无法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要写的文章中。
另外,家长对“好词好句”的界定,通常是优美的语句或华丽的辞藻,这种观念的本身便存在问题。通常意义上的“好词好句”在此篇文章中生动形象、准确适体,但到了别的文章语境中,却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如果家长真要孩子背些东西,不如小学低年级时积累些诗词,中年级多掌握些成语本义,高年级时多背些经典古文。对有写作基础的小学生或中学生,可以多积累些动词,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益的。
我研究过的6000余例中小学生个例发现,80%以上的中小学生写作问题,都是“语句不生动、内容不具体、重点不突出”这三个根源性问题的延伸,只是不同阶段的孩子表现出来的程度不一样而已。只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孩子的写作水平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写作水平中偏下学生面临的写作难题依次是:一、没内容写,或有内容不知道怎么表达。二、内容空洞,缺少描写,叙述过多,内容不具体。三、重点不突出,像流水账。
写作水平中偏上学生面临问题依次是:一、内容不具体,语言不生动。二、重点不突出,中心不明确。三、内容安排不合理,文章不出彩。
相信很多家长也会有同感,可以根据上面的情况,简单地判断自己孩子所处的水平阶段。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数学天天练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