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钰老师说:小谈学生做题习惯的培养
来源:奥数网 2015-12-01 10:52:03

我发现孩子在考试、错题的订正以及课后的复习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小问题,所以写出来和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下我的见解。
一、“应对“考试
在一个生活在应试教育的环境当中,考试不可不免地充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那么怎样考试,怎样考好试就成了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要考好试,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做题习惯:
1.审题
在试卷当中,为了不使孩子的差距拉的太大,肯定会有一半以上的基础题,说白了就是送分题,所以,拿到送分题的关键就是要审清题意。审题的时候可以拿笔标注出题目条件中的关键词,然后看清楚并着重标记问题问的是什么,比如说,在第六次测试中的一道行程题,问的是东东一共走了多少,但很多孩子的答案却只有东东走的一部分路程。
2.做题
刚刚提到,试卷中有基础题,那么肯定也有提升能力的题。有些题目很难,很少有小朋友能够做对,所以做题的时候可以有一定的取舍,先做简单的、一定能拿到分的题,保证能够拿到的分都拿到,然后再去思考一些难度比较高的题。
3.用草稿纸
在孩子每次的测试中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用草稿纸!!对于数学学科,草稿纸的使用至关重要,因为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计算和验算的步骤会越来越多,草稿纸的使用其实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和检查。那么在使用草稿纸的时候,首先,可以先把草稿纸分区域,每个区域针对一道不同的题;然后,可以在上面标上题号,方便有针对性的检查。
4.检查
前面也提到了检查,可以借助草稿纸的使用。检查不是光靠眼睛看就可以的,所谓的“检查“,其实就是要重新整理思路和重新计算的过程。如果在时间紧张的时候,也不是所有的题都需要检查,可以在做题的时候,把非常确定答案的题做做标记,那么检查的首要任务就可以先跳过这些有把握的题。
检查时,需要重新审题,再次看清题目条件和问题,然后在草稿纸上找到相应的题,看看思路和步骤有没有问题,把需要计算的环节,重新算一遍,对比结果有没有出入。针对逆向思维的题,可以把结果代入题目条件中,再按照正向的顺序计算一遍,看看能不能得到题目给出的结果。如果有两种算出结果的方法,那么用一种计算,用另外一种检验。
二、错题订正
那么,在拿到批改好的试卷后要做的就是错题的订正。我认为首先是要找到这道题的问题所在,是计算错误,还是这个知识点在学习的时候有遗漏。其次,在听了老师讲解后,用不同颜色的笔更正在旁边,或者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出错的题写在错题本上,并注明这道题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复习的时候对薄弱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三、课后复习
在测试的时候发现,很多之前试卷上做过的差不多的题,再次拿出来做,还是会有一样的错误。很多家长朋友也都知道,光上课听,课后不复习是不行的,我们常说“学而时习之“。所以,要常常把学过的知识和容易做错的题拿出来再看看再做做,按照知识点把错题分类,复习多了,其实孩子自己就可以总结出来同一知识点的做题方法,这个类型的题就不会再出错了,这样才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自己总结的习惯,这样对后面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这些是我在考试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个人的见解,希望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并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数学天天练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