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小学新闻 > 小升初择校 > 正文

小升初择校:择校,你想择的是什么?

来源:网络资源 2018-03-12 17:52:03

智能内容

  如果说,教育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择校,简直就是一个全民话题。君不见去年《虎妈猫爸》电视剧那么热播?择校,客观上讲,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从正面看,反应的是大家对教育的愈加重视,这不是一件坏事。但是,为人父母者,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一定要通过择校来表达吗?只能通过择校来表达吗?在全民热议的择校问题上,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

  我为什么择校?我想择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的一位好友兼同行也问过我。

  教师、资源、同学,这是我当时的回答。

  学风、家风,这是我同事的回答。

  你呢?你的回答是什么?

  先想清楚这个问题,然后再谈要不要择校。

  大多数家长择校,看中的其实就是资源,这个资源包括:硬件、软件,硬件比如学校设备的配备:电教设施、图书、体育场地,软件比如:学校名气、教师教学能力、责任心,其实同学也属于资源(小孩子容易跟别人学,同学中都是爱学习的,孩子也会跟着进步)。学风、家风,这也属于资源中的软件。

  硬件,在很多大城市里应该是比较均衡的,比如北京,城区的学校都是有统一配备的标准的,老师经常会去各个学校听课教研学习,我去过不少学校,感觉硬件条件相差不大。

  软件,既然说是软件,其实是有点儿务虚的。

  1.学校名气——这不是三年五年就能改善的,也不是凭校长的一己之力就能改变的,而且,有名的学校当然不错,但也不乏名不副实的学校,和名气不大但小而美的学校。

  2.教师教学能力和责任心——其实这个对学生来说,才是最关键的。教学能力方面,以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来说。首先,教委教研室都会组织老师定期进修、听课、教研;其次,公立学校的老师90%以上都很负责任,很认真。所以这个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校长有能力,老师肯进取,教师教学能力,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责任心,这点其实并不是因为在什么单位、从事什么职业,就能引起改变的,而是一个人的本质。

  3.教学质量——这一点与教师教学能力和责任心密切相关。虽然名校、大校的教学质量(包括学业考试和素质教育)相对会更高,但是并不代表普通学校的孩子学习成绩就一定差。不了解偏远地区,就我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并没有感觉到待在普通小学里,教学压力就比名校小,有时候恰恰相反,普通小学为了在竞争中杀出血路,在教学上往往更拼!

  4.同学——也就是所谓的生源。大家都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都希望班风正、学风正。但是随着国家就近入学的政策逐渐落实,很快就会得到改善。

  5.家风——也就是学生的家庭。父母文化水平高,相对更能够辅导孩子学习,但是也不是绝对的。父母文化低,教出好孩子的,我也见过不少。父母都是高知、博士、领导,有时候高高在上惯了,往往听不进去小学老师的意见,又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完全能够安排好孩子的一生,并不甚在意小学这几年,有时候孩子的习惯并不好。

  这样一分析,是不是择校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必要?当然,谁都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我不反对择校。但是,我不赞同举全家之力谋一个学区房,不赞同那种如果上不了某某学校,孩子一辈子就完了的极端看法,不赞同上了某学校,就赢在了起跑线上的过度乐观。

  诚然,好的学校自然有他好的道理。

  我读研之前在江苏工作,读研后到北京,这十几年来,待过4所学校,有普校,也有名校。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名校的领导管理水平、办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的硬件,学生的学风,家长对学习的关注,等等方面,不可否认比普校要强不少。更不用说,名校的平台之高,有很多活动,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是普校无法抗衡的。但是,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我所待过的这两所普校,现在都成了名校。——可见,名校、普校之间的鸿沟,并非不可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