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洛阳奥数 > 洛阳小升初 > 正文

2018年洛阳小学必背古诗解析:《寻隐者不遇》

来源:网络资源 2018-05-24 11:01:07

智能内容


  作者背景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诗以五律见长,注重字句锤练,刻意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注词释义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不遇:没有见到。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中云雾弥漫的深处。

  古诗今译

  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他说师傅已上山采药去。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山高云深不知在何处。

  名句赏析——“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明明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走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想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捉摸无从,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婵炲棎鍨肩换瀣级閵夈儱鐓傚┑鍌樺劜閺嗙喓绱旈敓锟�

闁诡喓鍔庡▓鎱朠闁革附婢樺ḿ鍐及椤栥倗绐� 10.3.183.50, 216.73.216.198
濠碘€冲€归悘澶愬箖閵婏箑顣查柛锔哄妿濞堟垿宕烘惔锛勵伋闁哄牜浜滅槐鎴犳媼閹佸亯闁轰焦澹嗙紞澶愬礆閸℃瑧褰查柨娑虫嫹閻犲洨鏌夌换姗€宕楅妷銉ュ伎闁搞儳鏅悵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