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精彩专题 > 端午节专题 > 正文

端午节习俗:躲端午和端午雨

来源:网络来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编辑 2022-03-28 17:08:05

智能内容

  奥数网整理了关于端午节习俗:躲端午和端午雨,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躲端午

  躲端午是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雨

  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此外,端午节捉癞蛤蟆的风俗现在仍在河南农村流行。民间认为,癞蛤蟆有巨毒, 能够清热解毒,特别是端午节这天捉到的蛤蟆毒性最大,质量最好。人们把蛤蟆眼泡上的毒汁挤出拌入面粉搓成长条,晾干备用,还把锭墨塞进癞蛤蟆嘴里,将它挂在墙壁上,风干后就成了中药,称蛤蟆墨。人身上出了毒疽,用此墨画一圈,病情就会得到控制。正因为有此风俗,这天的癞蛤蟆特别难捉,人们说它们是“神虫”。它们这天怕被人捉,纷纷躲藏起来,故而民间有“癞蛤蟆躲端午”的俗语

  点击查看更多:端午节专题

  奥数网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来到奥数网

您的IP地址是: 10.3.98.203, 216.73.216.143
如果您所在的城市未开设奥数网分站,请进入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