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全册知识点:第二单元 比较与测量
来源:网络来源 2023-03-17 11:04:47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全册知识点:第二单元 比较与测量
奥数网整理了关于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全册知识点:第二单元 比较与测量,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第二单元 比较与测量
一、在观察中比较
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使用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3.将恐龙放在同一平面上,用同一起点比较高度、比较长短,会比较公平和准确。
4.恐龙模型排序方法:从高到矮、从长到短、从胖到瘦、从头大到头小、.....
二、起点和终点
1.共同的起点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2.?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3.纸蛙跳远的距离是起跳点(即起点)到落地点(即终点)之间的距离。
4.通过比较纸蛙跳远的距离,我们可以知道哪只纸蛙哪次跳得最远。
三、用手来测量
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使比较更准确。
2.用身体测量是常见和方便的测量方法,如用手、脚、步等测量。
3.“一拃”是张开的大拇指到中指间的最大距离。测量时从起点开始,每一拃首尾相连,做好标记。
4.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可以化垂直的测量为水平的测量,让测量更方便也更准确
5.用手测量尽管比较方便,但因为每个人手指长度不同,手的大小不同,所以“拃”的长短不同,进而导致测量相同物体的结果不够准确,难以交流和比较。
四、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1.生活中许多物体也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回形针、小棒、橡皮、立方体等。
2.长的工具便于测量长的物体,测量物体长度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3.用不同的物体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一般不同;用相同的物体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基本相同,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4.用不同种物体作为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测量结果不能比较出物体的长短;用同一种物体作为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测量结果能比较出不同物体的长短。
5.用固定长度的物体(如橡皮、立方体等)比用不固定长度的物体(如:手)测量能产生更准确、一致的结果,更便于结果的比较和信息的交流。
五、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1.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结果更准确、一致、可比较。
2.选择用小立方体测量的理由:小立方体单位小,容易首尾连接,测量准确性高;可以堆叠,直接测量物体的高度;小立方体每一条边长度都相同,能多个单位随意连在一起,组合成较长的工具--小立方体组,方便测量长的物体;十个一组方便计数。
3.通过积累测量经验,与已测结果进行比较,预测新的物体长度时会更准确。
4.人们通过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工具。
六、做一个测量纸带
1.小立方体组测量小桶这样圆形物体一圈的长度不方便也不准确,可以做一条测量纸带来测量。
2.测量纸带的制作方法:
(1)小立方体组首尾相连放在纸上,印出方格带;
(2)剪下方格带若干条;
(3)首尾相连粘贴各条方格带,方格和方格之间不留空隙,粘成一条直线;
(4)在方格竖线下从0开始依次标记数字;
(5)试测调整。
3.测量纸带的使用方法:
(1)0刻度线对准测量起点;
(2)紧贴被测物体要测量的位置,围绕一圈或者铺平整;
(3)在终点位置平视读数。
4.测量纸带的优点:
测量数据误差较小,具有较高准确性;能测量小桶这样的圆形物体一周的长度;能测量很长的物体长度;可以折叠,很轻便,携带和使用方便......
七、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都有数字;都有格子;都有起点和终点;······
2.测量纸带和尺子的不同点:
(1)材质不同,测量纸带纸做的,易折易破,尺子一般塑
料做的,比较牢固;
(2)格子大小不同,测量纸带一格大小不确定,尺子一大格1厘米,一小格1毫米;
(3)长度不同,测量纸带想接多长就多长,尺子一般有确定的长度......
3.尺子的使用方法:
(1)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段对齐;
(2)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端对应的刻度。
4.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常用单位为米(m)、厘米(cm)、毫米(mm) 使用相同标准单位,使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便于交流和使用。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数学天天练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点击查看更多